1、戈由戈头、戈柲(即手持的长柄,多为竹、木质,柲顶端捆扎戈头)和戈柲下端的鐏组成。
2、戈头一般由援、内(na)、胡、阑组成。
(资料图片)
3、“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内”有纳入之意,是戈尾部横向伸出的部分,呈榫状;“胡”是指由援向下转折延长的弧形部分。
4、内和援之间的凸起部分称阑。
5、内与胡上有穿(即孔眼),可以穿系皮条将戈头捆扎在柲上,保证戈头不至于在实战中脱落。
6、并不是所有的戈都有胡,商代的戈就多为无胡戈。
7、另外,商代晚期还流行一种銎内戈,内部呈銎孔状。
8、东周时期,柲的下端常装有套筒状的鐏。
9、戈头的形制很多,大致可分为直内戈、曲内戈、銎内戈等。
10、戈头的形制是在实战中不断发展的,商周时期的銎内、曲内戈由于在相互钩挂中容易脱落,因此逐渐淘汰。
11、直内的戈头,援和内之间有阑,并增加了胡,与柲结合得最牢固,因此得到发展。
12、戈柲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不同,有短戈长戈之分,一般说来,车战用的戈柲长,步战用的戈柲短。
13、如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的戈柲长者为3.03-3.14米(约为身高的两倍),短者为0.9l-1.40米。
14、但最多不超过战士身高的三倍。
15、柲的材料除了木质之外,此时还采用了 “积竹”的作法,即中间用木质作芯,外面围裹竹蔑,并用丝布或丝线紧缠,然后在表面髹漆,使得戈柲不但牢固而且富有弹性。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美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