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你所不知道的南京历史文化

2023-02-15 22:49:18 来源:互联网

提到你所不知道的南京历史文化大家在熟悉不过了,那你是否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南京历史文化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城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近2600年建城史,与洛阳、西安、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京文化丰富多彩,古今交融,它的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追忆南京吧。


(资料图片)

远古至秦汉  35万——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南京的人类生活的遗迹。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为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开始。春秋末年(公元前495年前后),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千里筑越城。《丹阳记》中有“蠡城金陵,居长干古越城中”的记述。人们把这作为南京城垣之始,距今已有2485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后来秦始皇南巡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并以金陵地区起,筑建穿越今江苏东南和浙江东北部的驰道。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六朝时期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孙权在这里建造了巨大的海船,高达5层,4樯4帆。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兵万人,航行到夷洲(今台湾),又派将航行去辽东、高句丽(高丽,都城在今吉林集安市一带,公元427年迁平壤)。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六朝建康都城文化璀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昭明太子的《文选》、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沈约的《宋书》和萧子显的《南齐书》等都在中国文学及史学宝库中光彩夺目。都城金迷纸醉,畸形发展,居民28万户左右,城中僧尼多时达10余万,梁武帝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为寺奴。佛寺穷极宏丽,规模大者,常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其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六朝时期的南京城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六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

隋唐时期  589年2月,隋灭陈,隋军攻入台城,从景阳楼下的井中活捉了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妃嫔。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金陵处于建都于北方朝廷的刻意压抑、贬低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的矛盾之中,但仍不失为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大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

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五代时期  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宋朝时期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赵受益(后改名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常以亲信之臣(如包拯)为江宁府尹。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出任宰相,主持变法。1120年,方腊起兵反宋,终未能北取江宁而不能控制江南,导致最终失败。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岳飞在南郊的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你可能也喜欢:  你所不知道的山东年俗文化  盘点:山东临朐的文化名人  精美绝伦的山东龙山文化玉器  四川的特色文化都有哪些?

元朝时期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元朝时期,在城内设有东、西织染局,组织丝织品大量生产,专业工匠有6000多户。

明朝时期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陪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1386年,京师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即今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国,其次北京)。

南京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1644年,崇祯帝吊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清朝时期  1645年,清朝军队攻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清代,康熙、乾隆皇帝都曾6次到南京巡游视察。1842年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

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在此建都11年。在今总统府一带修太平天国天王府。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轰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晚清,先后在这里任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张之洞、刘坤一、端方等清廷重臣都是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这里成了洋务新政的实践地,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和新兴的交通、工业得以发展。至1910年,仅城区就有比较著名的公立和教会兴办的各式新式学堂48所。

民国时期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孙中山在担任临时大总统之际,表示只要袁世凯拥护共和,使清帝退位,自己愿拥他为总统。至于都城,孙中山认为南京和北京都是可以的,但更倾向于南京。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职,请袁世凯来代替,不过孙中山向袁世凯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中的两个条件与定都南京有关:一是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二是新总统在南京就职,把袁世凯置于南方革命派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除此之外,日本方面当时对孙中山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辛亥革命之际,对中国南、北政权均有特别影响的日本朝野,则多主张中国的政治中心放在南京。日本方面的出发点很清楚,它是想借中国政治中心南移的机会,削弱中国在北方的防御,便利其对满蒙的侵略扩张。不久袁世凯窃据大总统之位。

1927年3月4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江宁县,旋改江宁为南京。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市政厅于1927年4月24日成立,随即开始编辑《南京特别市市政府公报》,第1号于6月出版。翻阅《金陵全书》时可以发现,《南京特别市市政公报》一度改名为《首都市政公报》。1927年6月1日,改市政厅为南京市政府。6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南京特别市暂行条例》,定南京为特别市,由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1929年第33期的《市政公报》中收录了曾担任过南京市副代表的马元放撰写的言论《首都与南京》。他认为“南京”二字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当时南京称京师、北京称北平,后来明成祖继位,将北平改称北京。永乐十九年大举北迁,北京改称京师、京师则改称南京。“北京既已改称北平,此一国唯一国都所在地之南京,自应正名为首都或京师,方足以正全国之视听。”他在文中还列举了“特别市组织法第三条之规定”,力主改南京市为首都市。

他的呼吁有很多人支持,接下来一期的《市政公报》收录了当时南京市代表刘纪文关于“改南京市为首都市案”连续发布的3道公文:《函国府各委员为南京市应改为首都市情形请表赞同案由》《呈国民政府再拟将南京市政府名称改为首都市政府祈核示由》《呈行政院为呈请修改南京特别市市政府改称首都市政府祈示遵由》。

1929年(民国18年)4月16日,国民政府决定改南京特别市为首都特别市,市政府隶属关系不变。1930年(民国19年)5月3日,新修订《市组织法》颁布,废除特别市,南京以首都所在,列为行政院直辖市。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然后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的南京大屠杀。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强奸,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普遍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则暧昧不清。日本学界对遇难人数的估计有20万人、4万人、2万人等几种,也有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否认派”。“否认派”的论调得到部分日本政商势力的支持,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感,这也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历史问题之一。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8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统一全市军事、民政等管理事宜。同年5月1日,新的南京委员会成立;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设于原民国考试院旧址(今北京东路41号)。至1952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各机构的工作都移交完毕,纳入了市人民政府治理范围。

解放以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南京市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改为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为当时全国13个中央直辖市之一。1950年1月,华东区成立华东军政委员会(驻上海),为中央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又是华东地区一级政府。南京仍为中央直辖市,由华东军政委员会领导;同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设立驻宁办事处。1952年成立江苏省时,南京由中央直辖市改为江苏省辖市。

1952年9月9日,中央华东局电示:根据中央指示,南京市、苏南行政区、苏北行政区合并为江苏省。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议:成立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设南京市,南京改为省辖市。12月17日,政务院命令:南京市改为江苏省政府的省辖市,不再直接隶属于华东军政委员会。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以南京市为江苏省省会。南京市原未辖有属县。1958年7月5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通知: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将镇江专署的江宁县,扬州专署的江浦、六合两县,划归南京市领导。南京市遂辖有江宁、江浦、六合3县。至1962年6月25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通知: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将市属各县仍划归原属专员公署领导。自此时至1971年初,南京市无下属县。

1990年,定南京在国家计划中单列,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决定撤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关键词: 南京历史文化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美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