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帕纳梅拉官网出错,124万变12.4万,被网友抢订后“作废”

2023-02-02 11:07:45 来源:硬核Deeper

谁说天上不掉馅饼,但百万豪车真的被官方自己定价为12.4万,只不过令人并不意外的是,最后购买的客户以“无效”告终,只因一句‘来店里谈价才算’,还好,土豪车主没较真,决定放过官方店对自己造成的“失误”。

近日,银川保时捷中心上线了12.4万一辆的Panamera车型,该链接产生598个预订单后,保时捷下架了这辆车,用户已无法登录其订购页面,定金皆原路返回。


【资料图】

过程大致如下:

银川保时捷公司上线了一款车型——售价本该124万,结果操作失误写成12.4万元。

由于是官方渠道的线上订购,发现全款12.4万元后,598个平时关注保时捷车型的“土豪”们纷纷下了单。

结果定金交了之后,保时捷银川店发现不对劲,启动了应急对策,退定金,表示网上不准,买车得到店里说实际价格,而且这辆车只有一台,所以只有第一单订购的客户相对有效,后面597个土豪视为无效订单。

紧接着就是下面的事了,第一单订购的用户出面录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算了,我也退掉算了,人家显然是失误了,我也不想讹人家钱,这事也算个缘分,我就跟客服说能不能以100万卖给我,我也诚心买,但也被拒绝了,总之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算了算了。”

这种事屡见不鲜的原因在于目前所谓的市场经济之下,其实很多公司都在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营销是合法的,但营销除了告诉人们商品的功能外,更多的是对大众洗脑,来获取高溢价。

很多大公司除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还花大价钱支持心理学研究,看怎么让消费者对他们的产品喜欢甚至上瘾。

注意,是上瘾。

但黑纸白字的合同是契约,网上的“失误”到“无效”就变成客户的“瞎折腾、白开心”了。

最终的‘协商结果’为:

保时捷工作人员——“实际库存为1台,首单用户购买成功后,后面下单的用户会自动判定为无效订单”。

首单用户——“实际上我也没购买成功,保时捷不认,就准备给我寄点小礼品(说不定是雨伞什么的)。”

虽然这次大概率是一个营销事件,但也算是小成本营销的优秀案例。

这里最成功的部分是利用公众好奇心,获得瞬间爆炸的吃瓜流量,并在“当事人”回答页面里输出了“银川保时捷中心”的名字和地址。

因为对于这么重要的产品指标,竟然不可以设置数据范围保护机制,竟然可以输入小于十倍的数字,并且上架,这是巨大的系统漏洞。

但是,作为这么‘贵’的品牌,这么显而易见的错误,真的会如此轻易出现吗?另外网友质疑“首单用户”是不是保时捷内部安排的,这一点我不去猜测,已毫无意义。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美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